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学院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院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ok138太阳集团官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防控工作小组
学院成立由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学院分管领导、党政办公室、学工负责同志、教科办公室及系主任为成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具体负责领导和指挥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设专人落实学校“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照国家省市和学校最新要求,将学院疫情摸排情况及时报学校对口部门。
二、假期期间防控工作
(1)值班与信息报送。按照学校要求,安排专人做好寒假和疫情期间值班值守。书记和院长亲自值班带班,带班领导要随时保持联系,确保值班工作网络24小时畅通。一旦发生疫情,须第一时间报告。(附件2:防控值班表)
(2)提前排查传染风险。按省市和学校安排,依托钉钉、微信等工作平台,提前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对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在开学前先在家静休满2周,排除感染隐患后再返校。
(3)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学院安排专人加强同学校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合作,及时互通信息,动态掌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4)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学工、教务负责同志重点关注因推迟开学引发学生、家长对学业的焦虑,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做好思想工作。
三、开学后防控工作
(1)开展师生体温及症状自查。通过钉钉、微信等学院工作平台,提前告知教师、学生,师生返校前要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如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度的,要暂缓返校。
(2)加强健康状况检测。组织返校师生每天定时测试体温,如体温出现异常,需立刻佩戴口罩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疫情解除之前,学院每日统计检测师生身体状况,有疑似症状,及时处理,并按规定程序报告(附件3:疑似病状处理具体程序)。
(3)强化卫生健康教育。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师生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师生体质和免疫力。
(4)严格校内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
(5)全方位落实校园环境日常消毒制度。依据学校消毒操作规范,对办公室、相关教室、学生宿舍等公共区域,按专业要求加强日常通风换气,落实消毒措施,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建立健全班级、宿舍卫生检查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做好防控自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学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进行工作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旦病例确诊,立即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7)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四、确保学院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在疫情防控解除之前,须确保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本科生教学等各项工作(附件4:本科生教学等相关工作),研究生教学等各项工作(附件5:研究生教学等相关工作)和各类学生管理工作(附件6:各类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等正常开展。
五、物资准备
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及各类办公物质准备,按照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附件1: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善东 党委书记
肖建红 院长
成员:于 苗 党委副书记
耿庆汇 副院长
张言庆 副院长
赵玉宗 院长助理、旅游与会展管理系主任
高德宗 酒店管理系主任
赵建军 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主任
张守艳 党政办公室主任
蒋敏之 教科办主任
杨 秀 学工办副主任
周煜宏 辅导员
韩 煜 辅导员
宋 慧 研究生秘书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院党政办公室。
附件2:防控值班表(近期)
2月3日-----7日 刘善东
2月8日----12日 肖建红
2月13日---17日 耿庆汇
2月18日---22日 张言庆
2月23日---27日 赵玉宗
附件3:疑似病状处理具体程序
(1)立即上报。教师由学院党政办公室张守艳主任立刻向学院刘善东书记汇报,再由刘善东书记向大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相关部门报告;学生由班级安全联络员立刻向辅导员汇报,再由学院分管书记向学生处等相关部门报告。
(2)立即送诊。师生佩戴口罩,由学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送至青岛市指定医疗机构就诊,或按照学校规定程序进行送诊。
(3)信息排查。及时排查与疑似师生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并通知密切接触者及其所在家庭成员或宿舍成员原地休息待命。
(4)消毒清扫。按照相关规定,对疑似师生活动空间进行通风、消毒工作。
(5)后续处理。若疑似师生在医院发热门诊首诊为一般发热时,对师生进行跟踪观察,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其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
(6)隔离复工复课。当医院发热门诊经临床观察后排除疑似病例时,解除对其密切接触者的集中观察。师生在学校隔离观察室休息14天后,经体检无异常症状,教师恢复教学科研工作、学生恢复正常上课。
附件4:本科生教学等相关工作
(1)假期准备阶段。2月15日前,完成在线开课培训准备,主要工作包括:汇总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课程开课信息;依托教务处和各类平台提供的培训信息,引导全体师生了解在线平台资源、掌握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前提下,教师完成课程设计、课件准备,形成明确且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按照学校要求,暂停所有实习实践类课程。(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暂定“五一”之后再行安排)。2月15-16日,在线开课测试,通过实操发现解决细节问题。
(2)在线开课阶段。自2月17日起在线开课,按照教学计划,以线上教学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直至恢复正常课堂教学。教学副院长、教科办协同学工办,及时收集汇总师生在线开课情况,协调处理各类突发问题。按照《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安排》,督促专业教师定期线上沟通与指导,确保2016级毕业生按计划进度推进论文撰写。
(3)正常开学以后。疫情解除后,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迅速推进补考等常规教学工作;按照学院年度计划,迅速推进MOOC等专项建设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任教师继续通过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等方式,支持和保证身处疫区无法按时返校和被隔离观察学生的学习。
附件5:研究生教学等相关工作
(1)课程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研究生院的统一安排,研究生课程教学于2月17日按课表时间正式执行,以线上、移动端等多元形式开课,正式开学后再按原计划授课方式进行,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目前学院组织开设的2019级旅游管理学硕(8人)、2019级旅游管理专硕(MTA,27人)、2019级学科教学地理全日制专硕(4人)、2019级学科教学地理非全日制专硕(5人)四个学位类型研究生25门专业课全部制定了教学安排预案并提交至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2)春季学期实习实训。旅游管理2018级学硕实习均推迟至5月1日以后进行;学科教学地理2019级专硕校内实训由各自导师采取网上辅导方式进行。
(3)夏季学位论文评阅工作。毕业年级(2017级旅游管理学硕、2018级旅游管理学硕及往届延迟毕业研究生、2018级学科教学地理专硕)原定于3月初开展的预答辩工作预备两套方案,一是在3月上旬学校全面复学,则按原计划开展所有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工作;二是若无法在3月上旬正常开学,则采取邀请校内外研究生导师开展网络评阅方式代替预答辩(初步方案:在指导教师准许提交论文后,邀请3位专家进行论文评阅,3份评阅意见打分均在60分以上者才可提交盲评)。
(4)学位论文开题。2019级研究生开题原定于5月底开展,目前暂时按原计划执行。
(5)2020级研究生招生录取及调剂工作。将根据学校研究生院统一部署,做好开展在线复试的工作准备。
附件6:各类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
(1)假期期间各类学生管理工作
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短信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醒学生加强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外出探亲和旅游,尽可能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如要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同时,保证防控要求传达到位,引导学生理性科学看待疫情,通过官方权威途径获取信息和防控知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消除焦虑恐慌情绪,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建立学生健康台账,做好重点学生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辅导员担任各年级学生安全员,各班级设安全联络员,由班长担任,每天了解本班级学生健康情况,每日8:00前汇报给辅导员,再由学工办老师报给学院,确保报告信息准确无误,不漏报、误报、谎报、瞒报。同时,对湖北籍学生、寒假留青未回家学生重点关注,加强关心和引导。
严格执行返校时间要求。严格按照学校要求,通过年级群、班级群等形式告知学生返校时间,严禁学生提前返校。
(2)开学后各类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开展学生体温及症状筛查。提前告知学生返校前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如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度的,暂缓返校,并在返校日,于学院设置监测点,对临时出现相关症状、发热的学生进行再次筛查,若有异常,立刻佩戴口罩并送指定医疗机构就诊、隔离,同时按规定程度报告。
加强学生健康状况检测。组织返校学生每天定时测试体温,如体温出现异常,及时到青岛市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疫情解除之前,学院继续每日统计学生身体状况,有疑似症状及时处理,并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全方位落实每日消毒制度。争取学校物资支持,对学院、学生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时消毒,按专业要求加强日常通风换气,落实消毒措施,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发挥学生会生活自律部卫生检查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宿舍长工作积极性,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